Fedora 中午社区三月的线下活动于 3 月 23 号在北京图灵公司的一个办公室兼活动室举行。这次活动是和北京 GNOME 用户组 (BJGUG) 联合举办的,除了 Fedora 社区外,BJGUG 还召集到了 Ubuntu、openSUSE 和中标软件的社区贡献人员爱好者等。聚会主题是讨论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我做了题为《Fedora 及其中文社区》的报告,介绍了 Fedora 的主要特点,以及中文社区的现状。这里面要传达的主旨是两点:1) Fedora 是一个强调自由、友爱、杰出、前卫的发行版,这四点是社区的四原则,也可谓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区的定位,也是社区发展的基石。2) Fedora 中文社区是一个活跃而友好的社区,社区的主要沟通方式是邮件列表和 IRC 聊天室。
之后的问答交流环节,有问及 Fedora 与红帽的具体关系。简单说来,Fedora 是一个社区项目,红帽对它进行赞助。Fedora 的新版本命名、发布管理等事务都由社区主导,红帽也不对社区维护的站点的内容负责。有问及与其他 Fedora 的本地化社区的交流,我想现在并没有多少。后面李震宁讲到和台湾的有关 Linux 推广的交流,不过在 Fedora 这里中文社区本来就不区分大陆或者港台或者其他地方,只要会说中文就可以。不过我很期待在 APAC 区域的 FUDCon 上,或者其他场合与其他的本地化社区进行交流。有朋友问到 Fedora 中文社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对此我无法给出明确回答。我的一点体会是社区的核心在于人,而非技术。对于技术社区而言,虽然最初是对技术的兴趣使不同的人来到社区,但是社区发展是要人来推动的。具体地说,是需要活跃的贡献人员积极交流、分工协作,把社区的事务活动做好,使社区繁荣发展的。
承前所述,社区目前的一大问题是缺少贡献人员。这个问题是众多发行版社区、GNOME 项目等共有的。如何壮大社区贡献者的队伍,是个很值的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还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如何吸引非 Linux 用户成为新用户,二是如何将普通用户转化为贡献人员。对于第一个子问题,我们需要热心的社区成员帮助新手入门。对于新手提问,应该尽量的耐心,多一些提醒和指导,毕竟 Linux 与其他系统差别比较大,新用户需要面对许多习惯的转变,另外老手也是从新手开始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维护一份面向初学者的高质量的常见问题解答 (FAQ) 会事半功倍。线下活动中加入新手体验和引导环节也会有所帮助。第二个问题是从用户到贡献者。我们应该让普通用户了解到为社区做贡献是一件不难做的事情。报 BUG、做测试、参与本地化翻译、打包、组织线下活动都是做贡献的好方式。做贡献不意味着要付出很多精力,工作之余闲暇时有一定投入就好。相对于日常工作,社区参与更多以兴趣为导向。社区应鼓励普通用户把社区贡献当作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参与到贡献者的行列中来,壮大贡献人员队伍。
对于中文社区而言,本地化或曰翻译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毕竟许多人还是看中文更舒服,或者只能看得懂中文。软件、网站、维基、文档都需要本地化,以帮助更多的中文用户更好的使用 Linux 系统。本地化目前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翻译一致性的保证。不同人对同一词条可能叫法不一,我们得提醒后来的翻译者参照现有翻译以及术语表尽量保持前后一致。另外,软件的多样性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提供恰当的翻译。翻译人员最好有多样的学科背景与专业方向。此外,目前还有发现了翻译问题但不知改报到何处的问题。我在此也给个提醒,GNOME 与 GNU 软件翻译的问题应报到 i18n-zh 邮件列表。Fedora 翻译问题应报到 trans-zh_cn 列表。RPM、Yum 等 Fedora 上游项目的翻译问题暂且也可报到 trans-zh_cn 列表。
最后汇报一下活动的福利。吉拉德 (Gerard) 带去了两件 Fedora 的 T 恤,图灵免费送出了若干本书,李震宁带去了许多年历,此外还有 Ubuntu 贴纸、笔等等。活动结束后大家去立水桥附近一海鲜城聚餐。此行收获颇丰,期待后面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