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活动见闻

上周六(9月22号)下午,我参加了深度Linux在北京举办的2012年用户与开发者大会的活动。这里追记一些现场见闻。注意下文中 Linux Deepin、深度等均为同义词。

活动地点设在上地十街的辉煌国际大酒店,距离西二旗地铁站也不远,交通可谓比较方便。活动开始于下午 1:30,签到之后领到的纪念品是一个小册子,内含 Linux Deepin 的简介、用户手册以及一张 12.06 64位光盘(应为Live盘)。此外还有日程安排、调查问卷和一个用于抽奖的号码牌 🙂 我很幸运地在抽奖环节得到了三等奖,是一个带有不错盒子的 8GB U盘,牌子就是 Linux Deepin 哦。里面还带有 Linux Deepin 系统,估计是 dd 制成的。

嘉宾演讲

首先深度的王勇介绍了 Linux Deepin 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王勇指出 Linux Deepin 的目标是:美观、简单、易用。Linux Deepin 已有工作和未来的任务都以此为基础。谈及未来发展,王勇提到未来的软件中心会整合网络应用,会引入云同步功能对用户在不同机器上安装的软件、配置进行同步(可能使用深度帐号),打包 Wine QQ,优化音乐播放视频播放的界面和功能等。Linux Deepin 的代码仓库可以在 Github 找到。王勇现场播放了一段由 csslayer 录制的 Linux 下使用搜狗输入法的视频,使在场观众颇为兴奋。

之后深度的设计师李楠介绍了深度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工作。印象比较深的有深度帐号,新的交互方式(语音交互、摄像头交互、触摸交互等)。谈及创新,他指出创新不意味着要天翻地覆,在细节处打磨优化用户体验也是重要的创新。我在演示中看到一些和其他厂商比较相像的设计,所以对如何避免专利纠纷有些担心。我本人认为在软件行业,现行的专利制度其实是阻碍创新的,而且正在被作为牟利之途而滥用。然而专利制度不大可能在近期出现大的改变,所以规避风险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然后是来自 GitCafe 的姚欣宇(Thomas Yao, @ghosTM55)分享了在中国推广开源的一些想法。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商业领域,中国都缺乏开源的氛围。教育中的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脱节,学生不知道怎么学那些不教的东西。我们目前的线下交流活动不是那么少,但基本都是认识的人组成的圈子。如何把开源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人群中去,是个值得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他谈到希望企业能够把非业务逻辑相关的技术代码开源出来,与社区协作,培养良性的生态环境。ghosTM55 已经把自己的讲稿贴了出来,敬请参阅。

之后,代表搜狗输入法的杨磊作为题为“输入法的互联网时代”的展示。他谈到搜狗输入法的背后,是搜狐搜索引擎技术的支持,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将输入法带到了互联网时代。他谈到互联网背景下输入法软件可以做到快速迭代、及时反馈,可以有社区贡献的个性化的输入法皮肤。有两个数字比较有趣:搜狗输入法客户端软件的词库有约40万的条目,限于客户机的性能、数据检索的性能已经不大可能进一步增大。而现在云输入法中的词库词条规模为1000万,这是云应用的优势的一个典型案例。搜狗在和深度进行合作,尝试推出 Linux 下的搜狗输入法。不过杨磊表示他并不负责这块,因此他也没有更多细节可以透露。

后面,来自金山WPS的金持重介绍了 WPS For Linux 的风雨历程,其中提到了诸多细节。 他谈到在 1999 到 2002 年金山有一个 WPS For Linux 的史前版本,然而史料没有留存,这个版本现在只能出现在人们口中谈论之中了。 在 2003 到 2005 年间,金山计划利用 KFC,依托 Kylix(Borland Delphi for Linux)实现跨平台的 WPS 版本,然而随着 Borland Delphi 的式微这个 Linux 版本也以流产告终。之后,2005 和 2010 年金山先后推出了两个基于 Wine 的 WPS 版本。时间演进到近代,2010 年金山计划用 Qt 重写 WPS 的新界面(重写约三百万行的 Delphi 代码),WPS For Linux 又一次有了希望。之后的故事大家就比较清楚了,2011 年 zhuohongtao 的工作实现了 Linux 版本零的突破,陆续发出了 alpha 1 到 alpha 4。 (附个带截图的链接) Linux 版本分支单拉出来一段时间后,又有了和主干代码合并的问题。 金持重透露代码合并产生了2000次冲突。 目前放出的 alpha 版都没有带 ET 表格处理组件,原因大家应该也懂。 不过金持重在现场演示了 ET 的效果(行列数已增至 1048576 乘 XFD),看起来相当不错。 另外活动时 Alpha 5 还未发布,不过昨天已经放出了。

问答环节

之后到了问答交流环节,问答的质量相当高。 有同学问到校园推广以及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参与开源项目的开发之中, 王勇对此做了回答。他表示深度已经在武汉高校做了一些推广活动, 而且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谈到开发工作,王勇表示命令行、 Vim 或 Emacs 这些对新手可能不够友好的工具, 对于开发人员(包括深度的开发人员)都是必须有的技能。 严肃的开发离不开一行行写代码,不能依赖图形化的代码生成工具。

有人问 GNOME 应该是一个框架还是一个集成环境, 深度是否继续定制 GNOME Shell。 王勇回答说用户需要是深度的出发点,桌面的稳定、易用性是最应该做到的, 特效则是锦上添花。

有人谈到发行版最好与上游沟通,将 bug 和补丁反馈回上游。 对此王勇表示赞同,但也分享了一些和上游的不愉快的经历, 包括他们向上游报告了 pygtk2 的一个内存泄漏的 bug,并且提供了补丁, 但上游称他们重心在 gtk3,他们知道了这个 bug 但不会去修复。 还有 Gnome 3.2 到 3.4 时 API 发生了改变,有的变名字不变行为, 有的变行为不变名字,使得下游代码不得不重写。

有人问深度是否有和厂商合作作出 API 平台让大家都可以使用的想法, 得到的回答很简单:有。 有提问问及搜狗和深度的合作,王勇表示合作的成果不会只能出现在深度发行版中, 而会让整个 Linux 社区受益。

有人问到易用性的提升是否会反而降低用户粘性, 王勇回答说公司里的员工都称得上 geek,geek 也需要易用的系统用来工作, 而非花费很多精力把系统配置得“能用”。

还有问题说到深度软件有的界面和 360 的很像,而 360 的界面和 Windows 系统原生的并不统一。王勇表示界面相近也是出于易用性的考虑。 Linux 的用户界面也需要以设计为导向,美观而易用。

照片

附上几张自己照的照片链接(在flickr上)。 手机摄像质量不高,加之位置不佳,所以效果很一般了。

总结

总结这次活动的体会,我发现深度的开发人员既有想法又有行动,有了一些不错的成果, 还有着更为远大的愿景。我还看到了国内厂商对 Linux 平台的支持比起以往的进步。 活动中我还了解到王勇和 ghosTM55 二人都没有念过大学,但他们做出的项目, 以及身上的 hacker 精神都令人印象深刻。总体上参加这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除了有一点是不知道酒店的无线网密码所以当时没法上网之外,活动是相当不错的。

最后,深度博客上以及给出了活动的全程视频,附上链接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